• 4
  • 3
  • 2
  • 1

    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总
    办公室电话:025-84230015
    手机号码:13901585211
    地址:南京市苜蓿园大街38号海月花园9栋104室
    上班时间:上午7:30-下午17:00

    详细信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信息

    调查黄河故道高效经济林营建技术与示范项目记要

    发表时间:2020-07-24 14:22:44  阅读次数:1806

      经前期李永荣高级工程师与淮安市林业站薛站长等联系商定,7月6日早上七点半,由李永荣老师带队,吴文龙、李放、黄正金等一行4人驱车前往农庄村,淮安市林业站薛站长3人,区农村农业局2人,丁集镇生态办等2人,同往调查。

      项目示范基地面积500亩,分散为四块,于2017年11月份定植3个规格薄壳山核桃苗,果园与果材兼用模式按计划完成定植工作。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生长管理,现在看,成活率、保存率分述如下:

      一、套种示范园

      定植2+3的大规格苗,目前成活率与保存率均在95%左右,50%以上开始挂果,少数单株挂果喜人。随机调查了两株挂果单株,一株挂果28束,每束结果2-8个,平均每束挂果5个,单株挂果140个;每二株,挂果12束,挂果60个,均为“波尼”品种。此处薄壳山核桃生长势分良好、中等、较弱三种,每种各约三分之一,中等长势的树也开始见果,但比例不高。套作的油用牡丹因当年成活率未达90%,2018年又进行了补植,但管理不善,多数被杂草捂死。

     

     

      其它经济林果树套种部分,黑莓:因承包者张绪明对黑莓比较感兴趣,吴文龙研究员多次免费赠送苗木,但实际效果比较差,现在仅剩有少量黑莓苗,已经结果,但没有搭架子而达不到正常的产量,还有少量黑莓小苗,虽得以保留,但周边杂草众多。但从生长表现来看,黑莓适应该地的土壤与气候条件,只有按照要求精细管理,可以取得较好的产量;香椿:前期成活率较高,但此次看来,仅保留了少部分,其他大部分已经被砍掉;樱桃、石榴:此两个树种在套种地里已经见不到,大部分已经死亡,存活的少部分也被移至他处。

      套种示范园已经被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覆盖,套作示范因管理等原因并未成功。

     

     

     

      二、中等规格苗种植园

      定植2+2的中规格苗,目前成活率与保存率均在90%左右。20%开始挂果。现场随机调查了两株挂果单株,一株挂果7束,每束结果2-6个,平均每束挂果4个,单株挂果28个;每二株,挂果3束,挂果12个,均为波尼品种。此处薄壳山核桃植株生长势分中等、较弱两种,每种各占一半左右。中等长势的也开始见果,比例不大。

     

     

     

      三、小苗种植园

      定植2+1的高度120cm的品种嫁接苗,约有三分之一,被承包户只考虑当年利益而从大田移到田埂地边和河埂上,保存率不到70%,大田种水稻和小麦,但移到田埂上绝大多数的苗生长正常。部分定植在火车轨道旁的大面积薄壳山核桃因无人问津,杂草丛生,死亡较多,保存率不高。

     

     

      周边定植在农户家前屋后的苗,大部分靠近池塘,树下种植蔬菜等,有人管理,目前看来长势较好,虽然定植才第三年,已有少量开始挂果。

     

     

     

      定植大田与定植家前屋后的差异,主要还是水肥管理原因导致,说明责任心强弱与水肥管理好与差所造成的良莠之差极大。看到这样的现场,极大地增强了在黄河故道地区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的信心。

      四、果材兼用种植园

      定植果材兼用林100亩,成活率与保存率均在90%左右,由于承包户无力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生长势不旺,林下套种了诸如黄豆、花生、玉米、山芋等多种作物,在丁集镇农委的支持下(镇农委曾拨2万元给村里作为被荒芜的田块除草用),形势在逐步好转,如果能够加强肥水管理,有望在两三年内达到示范性果材兼用林的目的。

     

     

     

      五、村干部示范种植

      项目执行初期,在与农庄村两委会接触过程中,发现这里的干部和群众观念与本项目的初心差距甚远,他们想法是上级来搞项目,一切全包,比如搞水利、送肥料、除草等等,他们是“吃现成饭”。除了正面培训,反复宣传外,项目组还让村干部带头栽种,做示范。项目组无偿地送给两委会干部大规格的品种苗种在自家的庭院内,平时经常电话指导。

      这次调查中发现,原村委会主任周宗杨(现丁集镇生态办主任),观念产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周宗杨认为:薄壳山核桃是非常好的树,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树,而且栽小规格的苗更好,恢复快生长也快。村干部带头在家前屋后栽的薄壳山核桃,好多人家栽植后的第二年(2019年)就开始结果了。村妇女主任杜乃云家共栽了12株,去年有6株采收了6斤;相成林家多数都结果了,有一棵就收了一大塑料桶,有12斤;农庄村68号的孙老先生家是2017年春天栽了21棵大规格的苗,去年都结果了,掉了满地,左邻右舍都吃到了果子。

     

     

     

    周宗杨家薄壳山核桃树杜乃云家薄壳山核桃树

     

    农庄村68号的孙老先生家示范园

     

      六、    几点体会:

      1、如何帮助改变革命老区干群的发展观念是首位的,而且是困难的。上层领导积极扶贫与“等、靠、要”的矛盾突出。要反复宣传教育,需要时间与正反两面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来支撑。

      2、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承包体制十分重要。500亩示范基地的土地是村集体所有。这土地是免收租金的,在项目组提供苗木栽植完成后,由村集体安排管理,出现了在“大锅饭”体制下问题。后来,项目组反复建议由以村委会干部为主的承包到户的管理体制,并选定杜乃云为主的牵头人,所以项目在农庄村没有完全失败,也取得相对良好的结果。

      3、干部带头,做出示范。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4、项目执行单位,针对农庄村的实际情况,经常不断地跟踪服务,反复“补漏”,即使挫折很多,仍要坚持不懈地帮扶,达不到原定目标也要力争向前看向前走。

      5、从一开始就看到了困难,看到了失败的影子,到现在还是看到了亮点,看到了在进步,看到了希望:500亩在困难立地条件下、困难群众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困难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无灌溉设施),薄壳山核桃这一树种已经以五种不同模式扎根于淮安市淮安区丁集镇农庄村,尽管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漫长的岁月,但一定会像一面镜子照亮薄壳山核桃产业化的前程。

     

    李永荣、吴文龙、李放、黄正金

    2020710